人民文学奖作品改编,赓续红色血脉
4月7日,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、演出的新创话剧《铁流东进》在北京召开发布会。该剧将作为第七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开幕大戏于4月13日-4月17日在国家话剧院剧场上演。
《铁流东进》演出海报
话剧《铁流东进》根据人民文学奖得主季宇的中篇小说《最后的电波》改编,编剧查文白、钟鸣,导演查文浩,舞美设计张武,灯光设计黄祎,演员侯岩松、田征、王挺、褚栓忠、张真源、王啓函、李梦男等加盟,可谓优秀的创作和表演力量大集结,勠力同心打造热血涌动、感人至深的抗战题材戏剧,塑造可信、可敬的新四军“铁军”群像。
“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坚持,而是坚持才看到希望。”——剧中金句
话剧《铁流东进》讲述了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爷爷突然宣布“我是烈士”。孙子诧异之余,通过观察爷爷的一言一行,逐渐揭开他的身份之谜——1941年,皖中独立师第三团东进受阻,被日寇围困在白马山,急需通过电台与上级联系。协助三团的发报员是一位技艺超群,却对抗日胜利毫无信念的老百姓,他们的相遇像一块顽石砸进了滚烫的铁流中,火花四溅……
“全男班”汇聚铁流,塑造英雄群像
《铁流东进》是一部没有女性角色的“全男班”硬汉戏,戏中甚至也没有呈现“对手和敌人”。编剧查文白表示:“当30位男演员在舞台上汇成一条奔腾的铁流,势不可挡向着目标前进,这诗意的一幕,就是戏剧的高潮。”
演员侯岩松 王昊宸 摄
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、梅花奖获得者侯岩松,与国家话剧院资深演员田征,共同饰演剧中的发报员李安本。在侯岩松心里红色题材始终闪耀着不灭的光辉,自两年前将原著小说推荐到剧院以来,他一直全力推进这部剧的创作。
“意象山”堪为舞美创新,传递对先烈的敬仰
此次舞美设计张武将一个个白色积木块搬上舞台,排列成摩斯电码符号,由这些电码组成了剧中的白马山。导演查文浩介绍说:“观众可以跟随剧情的发展,将它视作白马山抗击日寇的战壕;视作主角李安本发病时混沌的大脑;也可以视作解放后给烈士树立的纪念碑。”
排练照 摄影:武云飞
话剧《铁流东进》创排于新冠疫情期间,经历多次暂停再重启。在发布会最后,全体主创共同表达了希望该剧塑造好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,“能够打动观众内心,引发观众共鸣,为英雄树碑立传。”
-
相关文章 -